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2月16日深夜,全国人大代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仍在忙碌。
2025年是邱宁宏从事农业职业教育的第30个年头,也是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第3年。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她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优势,立足岗位深入开展走访调研,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需求,用心履职积极建言献策,先后提交了《关于更好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鼓励高职院校开展直播带岗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进程的建议》等18条建议。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作为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一。职业教育大有可为。”邱宁宏说,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和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促进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诸多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一席难求,不少职校学子凭着一身技能在行业里崭露头角。
“我校王世虎、邓友梅等毕业生有的返乡创业,有的扎根基层一线,在全国各地奋斗实干,成长为可堪大用、能当重任的栋梁之才。”邱宁宏说。
农业职业教育一头连着讲台,一头连着田间地头。
除了在课堂上答疑解惑以外,邱宁宏和团队教师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聚焦区域产业发展,用技术成果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省首批职教名师,近年来,邱宁宏领衔建成贵州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园艺技术专业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遵义市辣椒病虫害标本资源研究与应用创新人才团队。团队入选省、市级科技特派员14人,按照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要求,累计服务乡镇1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个,培训种植示范户、职业农民7000多人次,开展专项技能培训10次,实施国家自科基金等项目8项。选育花椒新品种1个,推广辣椒高效栽培等农业实用新技术35项。
2024年,邱宁宏为遵义市播州区和铜仁市印江县两地的农技人员共179人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她通过学员反馈的调查问卷发现,培训班中“90后”“00后”人数远比想象的少,而不少“60后”“70后”仍然在教室里学习农业生产技术。
“这是一个‘今后谁来种地?’的严峻问题。”邱宁宏认为,由于涉农职业教育经费不足、涉农专业吸引力不足、教学与生产脱节等因素,当前我国涉农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基层农技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邱宁宏表示,2025年全国两会,她将从加大对涉农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提升涉农专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相关院校加强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提交建议,助力切实解决基层农技人才断层问题。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将牢记使命、扎根贵州、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积极履职尽责,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建言献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邱宁宏说。
下一条: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国智慧猪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遵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