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建党100周年 >> 正文

【学党史感党恩(9)】坚持黔桂边斗争的红军连长——牙永平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3-11 [来源]: [浏览次数]:

牙永平,壮族,1909年11月生,广西天峨县人。1924年,他投奔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武装,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9年9月,经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特派员邓小平与共产党员张云逸、俞作豫等人决定在左右江地区结合农民运动,开展武装斗争,12月底,韦拔群领导的农军参加百色起义,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21师。牙永平成为一名年轻的红军战士。此后的一年多时间,牙永平经受战争的考验很快成长起来。1930年初夏,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作战英勇,三次负伤。

1932年4月,受韦拔群、陈洪涛的委派,黄举平、韦国英、牙美元、牙永平、黄伯尧5人到右江上游开展革命活动。6月,中共黔桂边委成立,牙永平任委员。

1932年9月,国民党桂系廖磊部10000余人围剿岂暮苏区。红军在甘孟的突围战中,牙永平身负重伤,仍坚持带领50多名战士突破层层包围,保存了红军力量。

1933年5月,中共黔桂边委在金锁关召开会议,决定边委和红军连队向黔桂边转移,牙永平做通了当地布依族首领王海平的工作,将带去的红军战士编在王海平部第4大队,以便搜集情报,发展壮大红军力量。同时,边委秘密移驻贵州望谟板陈。为了扩大新赤区,边委决定派牙永平到望谟卡法发展红色力量。卡法居住着布依、苗、壮等少数民族,这里的群众世世代代受封建土司压榨,还常遭到小股土匪抢村、劫寨,过着苦难的日子。

交龙寨田海标有支40多人的队伍,是个讲江湖义气的绿林好汉。

牙永平亲自上门争取和团结他,田海标出身穷苦农民,经过启发教育表示愿跟红军走。牙永平收编了这股力量,队伍扩大了几十人。牙永平严格执行军纪,尊重当地农民风俗习惯,红军连队得到群众的支持,很快站稳了脚跟。

牙永平带着队伍转战贵州后,广西军阀加紧搜捕红军及亲属,许多红军家属和在岂暮反围剿中失散的红军也陆续来到卡法。要解决近百人的吃穿问题,就必须自己动手。1937年春,牙永平带领连队在卡法、毛令一带开荒种地以农养兵,还把家属组织起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队伍日益壮大。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推动下,掀起全国抗日救亡高潮。1937年9月,中共广西省工委负责人刘敦安来到卡法、板陈等地,传达了党的抗日主张。为了打开望谟抗日运动的局面,在边委领导下,牙永平提出了“取消一切新仇旧恨,不分地域党派、阶级阶层,对内团结,对外抗战”的口号。到各地宣传党的政策,他亲自到各乡做乡、保、甲长的工作,团结这些人,为抗战作些有益的工作。

卡法红色兵工厂生产的兵器

为了把卡法连队建设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抗日队伍,牙永平设法筹集了1000块大洋,在葫芦湾办起一座小型兵工厂,日产2支步枪,不断补充连队的武器。

长期以来,望谟有几股土匪活动猖獗,民众不得安宁。1938年9月,牙永平与王海平部配合,亲自带队半年内将伏开、纳上、纳过、桑郎、新屯、打岩等地的土匪全部消灭。望谟仅剩一支较大的土匪武装,霸占着老王山、小麻山方圆百里的地盘,当地人民饱受蹂躏,民众对他们恨之入骨,1939年4月,牙永平率领部队全歼这股匪霸,捣毁其老巢,保护了各族人民。从此,连队在望谟人民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然而国民党贵州当局感到惊慌,认定牙永平是“异党活动”。1940年7月27日,他们利用牙永平抗战心切,假托要“商讨共同合作抗日事宜”,指使叛徒将牙永平骗到望谟县城逮捕,并在第二天将牙永平杀害于天马山麓的木榕树下。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贵州省国教办编《贵州百年英烈谱》,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年,编写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