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今天是: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思想政治 > 正文
联系我们
    • 职院保卫处
    • 办公电话:8655065
    • 岗亭电话:8912146
    • 综合楼监控室电话:8912005
    • 西校区门卫电话:3150502
    • 新蒲派出所电话:8655050
    • 东校区门卫电话:8912012

【三全育人】科研育人:实施科研育人教学融通工程,赋能科研育人提质增效(2)

更新时间:2023/12/20 09:03:43浏览次数:

编者按: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自2021年2月获批贵州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以来,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突出价值引领,“十大育人”工作体系不断夯实,成效日益凸显,为加强典型宣传,特开设专栏,展示综合改革项目的建设情况,不断推进“三全育人”落地落实落细。


EE63E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科研管理制度设计


1.不断优化学院科研管理制度,学院相继出台综合管理类、教学管理类、质量管理类、信息管理类、档案管理类、继续教育类63项制度,明确了科研育人功能,改进科研环节及程序,把对师生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等全过程,严格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


2.教研一体,将科研育人理念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大赛成绩等赋予一定学分并用于替换相关课程学分,逐步推行“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的考核方法,建立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激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的《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设置及积分进程安排表》中将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纳入“蓝色致用”板块。


3.制定了《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积分管理办法》,其中明确:学院教师指导学生技术发明、开展科普性科技活动项目获奖,指导学生科普性社团、科技活动项目、课题立项和结项等均有对应积分奖励。建立了科研育人激励机制,完善了科研评价标准。


4.从2022年开始,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学院学生科普讲解员大赛,内容围绕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家精神;宣传《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相关知识与方法;繁荣科普创作,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由各院系(部)依托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科普讲解活动,每个科普讲解视频指定1 名指导教师。优秀作品由各院系、部门推荐参加学院评选。




(二)学术诚信体系建设


为规范科技工作道德行为和学术诚信教育,治理遏制各种学术不端和科研失信行为,学院下发了关于学术道德规范的有关文件。科研处不断根据学院发展更新优化诚信体系建设,每年组织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科研诚信教育,2023年组织全院教师参与中国知网“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公益大讲堂”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强化科研管理,签订科研诚信承诺书,推进学院师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建设。

157B3


(三)创新平台与团队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搭建师生科研交流平台,通过学生科创大赛等形式,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培养师生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为推动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学院出台关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建设、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乡村振兴服务团队项目等文件和举措,在课题中支持1-2名学生参与。大力引导师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活动,掌握科技前沿动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

95AB7


二、特色创新


(一)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教研协同育人


坚持科研项目育人,根据学院发展方向及专业设置,设立创新实践平台。先后设立“三全育人与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等专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以及“提质培优”“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产教融合模式”“课程改革”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通过科研项目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鼓励广大教师将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的育人局面。

190F4


以学生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部分)


25FBB


(二)以大赛为契机,实现赛教融合式育人


2023年组织师生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决赛高职高专组《轻农巧施-基于TRIZ理论的新能源便捷式农肥机设计》获一等奖、《基于TRIZ理论的一种防止未成年人驾驶报警系统》获二等奖、《基于TRlZ理论的智能化新能源农机》获三等奖,在第二届贵州省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中师生荣获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在贵州省科协主办的第七届3D创意设计大赛学生作品“‘机’遇贵州”荣获一等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奖。自2021年起由科研处牵头组织全院教师开展科普讲解大赛,2022年起组织学院学生参加科普视频大赛,均获得佳绩。




(三)以基地为桥梁,强化科普阵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科普阵地建设,组织申报科普基地建设项目,要求各教学单位依托现有科研平台、实训基地、展馆、实验室等建设科普基地,承接相关科普创作及活动,接纳中小学生进校园参与职业体验,同时开展人才培训等工作。目前共有植物、动物、无人机、汽车、建筑、老年健康管理、智慧财税、智能制造等8个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学院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授牌的“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汽车、无人机科普教育基地被授牌为“遵义市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贵州省教育厅“技能贵州”项目现代农业中小学职业体验基地立项建设,接待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市文化小学、遵义礼仪小学、新蒲蔷薇幼儿园、喇叭镇新民小学、大土小学等开展科普教育。2023年10月,学院科普教育团队荣获“贵州省第八届科普先进集体”称号。




(四)以活动为平台,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开展一系列活动,科普讲解比赛、科创比赛、科技创新创业比赛、通过科技作品展示、“三下乡”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通过承办遵义慈善总会举办的“王茅繁星科创比赛”,与更高水平的机构建立科研协作关系,打造高端智库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学院科研水平,为科研育人提供保障。我院在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及重大示范活动中获表扬。现代农业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基地竹艺项目代表学校参加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校旅结合”主题展,收到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感谢信。


25B30


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科研平台、项目团队、成果转化等管理服务体系,把对师生思想价值引领贯穿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把思想政治表现、学术诚信作为组建和考核科研团队的基本要求,推动科研育人走深走实。

版权所有(C)2024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 地址: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学城 电话:0851-28655018

ICP备案号:黔ICP备170095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