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多措育人 全面推进育人成果
编者按: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自2021年2月获批贵州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以来,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突出价值引领,“十大育人”工作体系不断夯实,成效日益凸显,为加强典型宣传,特开设专栏,展示综合改革项目的建设情况,不断推进“三全育人”落地落实落细。
一、完善实践育人体系
夯实实践育人质量
学院通过构建“党委统筹部署、学工部(团委)等各职能部门扎实推动、各教学院系着力实施、班级(团支部)学生广泛参与”的“纵向联动”实践育人格局,以志愿服务、军事训练为载体,形成各职能部门有机融合和统筹协调的“横向联动”实践育人工作格局。
学院依托已建的学生活动中心,打造学生活动阵地,让红色精神、家国精神浸润到实践教育全过程,丰富学生实践教育内涵,为实践育人作保障。

二、拓展育人工作平台
丰富实践育人载体
(一)志愿服务出特色
我院依托志愿服务基地——微笑小屋,最大程度地将志愿者服务精神落实到实际。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到“雷锋活动月”系列活动中。大力发展师生党员志愿服务,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动员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社区服务,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亮明党员身份、发挥骨干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志愿服务第一线。学院团学干部踊跃投身“我为同学做件事”志愿服务工作中,坚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学院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内容精心选择,活动形式喜闻乐见,活动效果力求有收获、受教育。

同时,团学干部成立“颂红学习团”、“归还小队”,以“蚂蚁联动”服务项目为引领,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共同为全院学生思想引领做好带头作用,让全院学生自觉弘扬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养成爱惜粮食、光盘行动的习惯,树立参与爱国爱家、投身西部的家国情怀。
(二)国防教育有亮点
学院在“6+2+N”的国防教育工作模式下,每年针对新生开展军训,同时,打造院内“预备役”队伍,成立“传承红色基因国防教育分队”,通过政治理论教学和日常体能训练、内务管理规范,提高入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及基本技能。



(三)课外拓展有基地
学院联合遵义演艺集团、四渡赤水纪念馆、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共建思政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多渠道丰富学院师生的红色教育和思政课堂,培养爱国情怀、家国责任。

三、强化育人工作举措
激发实践育人活力
(一)社会实践彰成效
我院将西部计划招募派遣工作与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共同推进,两年来招募率有了很大提高,圆满完成省项目办下达的指标任务。2023年以来,我院有20余名学子先后到省内各基层组织参与服务乡村建设、乡村教育、社会治理等工作。
师生积极参与全市无偿献血活动及活动志愿服务工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来,开展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工作46余次,派出志愿者800名,在第22届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比赛中,53名志愿者获得由遵义市承办的第22届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志愿服务证书;由中国科协、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贵州省科协联合主办的2023全国科普日第四届“中国飞天梦-科普万里行”活动,获得“优秀志愿团体”称号,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黑科技竞赛活动中成绩显著。





部分荣誉统计
(二)线上阵地显活力
出台了《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方案》,通过易班、到梦空间、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开展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梦空间”里的相关活动。

五年来,共组建17个大类社团90余个专业、非专业兴趣小组,出台了《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通过人才引进文体类专业教师40余名,不定期为我院学生开展文体类专业辅导,并为每一个社团配备指导教师,最大程度丰富和提升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活动质量。

在贯通第一、第二课堂的同时,围绕学院独具特色的红色塑魂、蓝色致用、绿色出彩的校园“彩虹文化”育人模式,固化“一节(彩虹文化艺术节)一会(校运会)一赛(技能大赛)”品牌活动,通过征文比赛、合唱比赛、舞蹈大赛、爱国主义经典诵读、社会实践等,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学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近年来,600余名学生参军报国,600多名学生加入党组织,20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学生社会志愿服务连续5年获省级表彰。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增强:师生在全省、全国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共获奖163项,国赛获奖14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共获国赛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其中2023年特等奖1项,2021年获省赛奖3件,国赛奖2项;省赛奖14件,省赛及国赛获奖率100%。涌现出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学生王彬、团中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李海、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获得者何意、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孔涛等一批优秀学生代表,学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