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8日,2025年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贵州省选拔赛“幼儿园玩具制作”赛项在我院顺利举行。来自贵州省内22所职业院校的105名选手同台竞技、尽展风采。

本赛项是以中国红色文化教育为主题的高职组个人竞赛项目,参赛选手根据比赛主题现场设计与制作和演示与讲解,赛程为期两天,共分为两个赛场,A赛场:幼儿园玩具设计与制作技能测评和B赛场:幼儿园玩具作品演示操作、讲述与答辩技能测评。
5月7日,A赛场比赛开始前,裁判组严谨核验选手自带材料,选手携带设计方案书写工具及手工材料有序入场。上午8点伴随裁判长宣布比赛开始,选手们紧扣3-6岁幼儿认知特点,巧妙融合红色文化元素与教育目标自主分配时间完成模块一“设计方案”和模块二“制作技能”的测评。赛事全程通过监控系统转播至知行楼观赛室,师生们共同观摩选手运用剪纸工艺还原遵义会议会址、通过可动齿轮演绎“四渡赤水”战术、以布艺拼贴呈现红军长征路线等创意实践。



5月8日,B赛场幼儿园玩具作品演示操作、讲述与答辩技能测评环节在体育馆进行,在答辩环节中,每位选手主要围绕玩具作品介绍该作品的基本结构、整体造型、主要材料、使用方法及能达到的相应游戏或教学目标方面讲述和演示玩具作品。评委结合选手对玩具作品的讲解进行追问,参赛选手紧扣提问展开答辩。



比赛过程中,选手围绕“中国红色文化教育”主题,结合幼儿认知特点,运用剪纸、布艺拼贴、可动结构等多元手法,将革命历史、传统美德等元素融入玩具设计。评审组指出,本届作品在互动机制设计、教育目标关联性方面表现突出,95%以上作品系统关联健康、语言、社会等五大领域目标,体现“五育融合”导向。赛事严格遵循《玩具安全》国家标准,所有作品均通过材料安全检测与功能稳定性测试,为幼儿创设安全、益智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玩具制作比赛以自制幼儿园玩具为切入点,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重点,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绘画、手工、设计等技能。通过“设计-制作-应用”全流程考核,为红色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五大领域”课程实践提供可操作案例,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切实达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的改革目标。
整个赛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文件精神,通过“双盲评审”“全程直播”等机制保障公平公正,切实发挥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为培养“懂理论、精技能、善创新”的学前教育人才提供实践平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审|吴祖丹 孔 宁
二审|李 静
三审|谈 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