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贵州日报报刊社天眼新闻客户端报道了我校医教融合人才培养成效。原文如下:

新学期伊始,春暖花开,大学生们结束了假期生活,纷纷返回校园,然而,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吴青峰却来到距离学校 200多公里外的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作为该校“卓越岐黄”建制班的一员,他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学习生活。
“将课堂搬到医院,我们能获得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作为中医学子,能够现场跟师学习,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吴青峰对医学的追求充满信心。

在江津区中医院德感院区脾胃病科,吴青峰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岗,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跟师坐诊,参与查房和会诊;下午参加集中授课;课余时间,他还和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我们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跟师见习,临床经验有了很大提升,实操能力也进步不少。”同样就读于“卓越岐黄”班的龙再霖深有感触地说。
“卓越岐黄”班的学生在学校完成大一学年的课程学习后,大二学年便前往合作医院。在医院内,学生们接受授课,并由医院分配中医师承导师和临床科室。大三学年,学生们继续在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实习内容参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制定,建立了相应教学体系和教学标准。
“古代中医传承主要靠师承教育,但医学高职院校往往因学制短、课时紧,中医师承教育尝试较少。而校院合作开办建制班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有着几年带班经验的赵逍老师介绍道,“卓越岐黄”班学生毕业后,有主观意愿的学生还可以在该校参加为期两年的院内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践行学科教育、医院教育、师承教育、毕业后教育相融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岐黄”班已连续开办4届,学生毕业后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饽饽”,就业率高达95%以上。2022级“卓越岐黄”班学生樊宇君刚结束实习,他介绍说:“一些基层医院和民营企业在招聘时更看重临床实操技能的熟练度,建制班毕业生找工作更有优势。我们班有30名同学,虽然离毕业还有几个月,但目前已有一半同学找到了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另一半人正全力备战‘专升本’考试,打算先提升学历。”
近年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学校在附属中医院成立临床教学部,与贵州益养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益养智慧养老健康管理”定制班;与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綦江区人民医院等开展“卓越岐黄”“綦医护理”“杰出杏林班”等7个建制班合作办学;与贵州万胜药业合作培养“中药学专业黔匠工坊技能拔尖人才”;与广东、浙江、江苏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订单班合作办学。学校还推进中医现代学徒制改革及校外师承实训基地建设,目前校(院)企合作单位达189个,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 邬如国 贵州教育报记者 罗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