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今天是: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统一战线 > 正文
联系我们
    • 职院保卫处
    • 办公电话:8655065
    • 岗亭电话:8912146
    • 综合楼监控室电话:8912005
    • 西校区门卫电话:3150502
    • 新蒲派出所电话:8655050
    • 东校区门卫电话:8912012

【民族工作应知应会 (10)】

更新时间:2025/07/11 08:52:39浏览次数: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施区域自洽,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一法两规定”是指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乡为什么不能称为民族自治乡?

我国对于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地域太小、人口太少,不宜建立自治地方和设立自治机关,通过在这些地方设立民族乡的办法,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也能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乡是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依法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基层政权形式,是解决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问题的一种较好的政治形式,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必要补充形式。


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五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内容是什么?

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强调的各族人民的“四个共同”是指什么?


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三个意识”是指什么?

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一审|吴祖丹   孔 宁

二审|李 静

三审|谈 奕

版权所有(C)2024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 地址: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学城 电话:0851-28655018

ICP备案号:黔ICP备170095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