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看遵职 > 正文

【媒体看遵职16】《贵州法治报·人大周刊》丨以实际行动推动全国两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作者: 摄影: 来源:天眼新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4-01

编者按:春光无限好,奋斗正当时。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后,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满载收获回到了工作岗位,他们马不停蹄地开始传达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宏伟计划和蓝图。

  他们纷纷表示,将切实把全国两会精神与我省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立足本职工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以全新的精神状态、全新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担负起新任务、新使命,以拼搏奋进的姿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力量。

  近段时间以来,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先后深入基层,与群众细心交流,谈计划、聊民生、话落实。一项项详细规划、一句句激情话语、一张张行动清单,无不体现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在履职尽责中的为民情怀,无不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在美丽贵州、幸福贵州建设中的新担当、新作为。

  全国人大代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

努力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新农人”

记者 任莉 敖子棋

  “今年是我从事涉农职业教育的第三十个年头。无论是人大代表,还是人民教师,这两个身份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责任。”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参加全国两会归来后,为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代表200多人作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身处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邱宁宏激动之余,也在思考如何推动涉农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只有让教育接地气、产业有人才,才能实现农业强国的长远目标。”

 自1995年从事教育事业以来,邱宁宏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已整整耕耘了30年。30年执教生涯,她坚持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技人才为目标,兢兢业业,乐教爱生,培养了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技能人才。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邱宁宏履职尽责,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者优势,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她深入开展走访调研,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需求,先后提交了“关于更好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鼓励高职院校开展直播带岗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进程的建议”等建议。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邱宁宏建议设立涉农职业教育专项发展基金、开办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完善涉农人才激励政策、提升涉农职教教师培养水平、加大对涉农职业教育经费的监管和效益评估,进一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以涉农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这些建议,凝聚了邱宁宏长期深耕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度思考智慧,汇集了她在走访调研中搜集到的民意民声。

  在当天的全国两会精神宣讲中,邱宁宏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用心用情讲好职教故事”为主题,从“两会精神传递信心力量、坚守初心讲好育人故事、服务地方讲好使命故事、建言献策讲好履职故事”四个方面对全国两会精神进行了宣讲。一个多小时的宣讲,让师生们对全国两会精神有了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在场聆听的师生代表纷纷表示备受鼓舞、受益匪浅。

  到仁怀市高大坪镇以“贯彻两会精神践初心·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为主题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带领学生开启新一年科研……接下来的时间,邱宁宏忙碌而充实。

  “我将继续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同时带领团队的老师们一起做实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努力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新农人’,不断凝聚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职教力量。”邱宁宏说。

 全国人大代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丹:

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记者 任莉 胡彪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为我们进一步发展产业增强了信心,今后我们家家户户肯定都能继续靠蜂糖李挣大钱!”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丹刚从北京回到村里,就把周边数十名乡亲请到了自家院坝,摆好板凳倒好茶水,第一时间向大家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宣讲当天,春寒料峭,虽天气有些微冷,但大家听着卢丹分享自己参会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悟,一起笑着畅谈蜂糖李产业今后的发展,现场气氛热烈。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这对于卢丹所在的致富村村民来说,无异是“春天里最美的声音”。

  此前,致富村因位置偏远,多山坡而少良田,受自然条件和交通等限制,经济发展落后,无特色支柱产业,村民生活困难。

  2018年,“90后”的卢丹被选为致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为该村“领头雁”的她,立足当地实际,带领村民发展蜂糖李、芒果等特色水果产业,特别是推动蜂糖李等水果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有效带动产业增值、村民增收。致富村的蜂糖李“一跃”成为镇宁蜂糖李核心产区之一。

  随着蜂糖李产业不断壮大,曾经的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致富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机耕道、小洋楼、农家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致富村每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左右,人均收入从以前的2000余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余元,村民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2024年,随着蜂糖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在卢丹的带领下,致富村又申请了项目资金,向农户转租了10多亩蜂糖李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建设发展。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卢丹为民服务的初衷更加强烈了。

  履职以来,卢丹始终聚焦民生、乡村振兴等方面,提出多件建议。2024年,卢丹围绕完善村庄基础设施,特别是乡村产业路建设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个建议得到了落实。

  今年是卢丹第三次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参加全国两会。期间,卢丹围绕养老服务、基础医疗卫生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我要把全国两会精神带到田间地头,让乡亲们了解国家的好政策,坚定大家发展的信心。”卢丹说,接下来,将按照全国两会的部署,脚踏实地加油干,以发展蜂糖李产业为抓手,把致富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富裕,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兴仁市屯脚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鲤鱼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田锦华: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展现村容村貌新风采

通讯员 肖雄 王正雄

  “乡亲们,我刚从北京回来,给大家讲讲全国两会的好消息!”近日,在黔西南州兴仁市屯脚镇鲤鱼村村委会理论宣讲室里,全国人大代表,兴仁市屯脚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鲤鱼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田锦华,正聚精会神地给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宣讲全国两会精神。他声音洪亮,脸上洋溢着兴奋,仿佛还沉浸在全国两会的热烈氛围中。

  “在这次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国家对农村特别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养老保障等方面都有新政策、新举措。”田锦华清了清嗓子开始了宣讲。

  “结合鲤鱼村的情况,特别是咱们村的路,该修的一定要修,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从全国两会精神的传达讲解,再到结合工作实际抓贯彻落实,田锦华的宣讲,讲到了父老乡亲的心窝里,让大家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作为人民群众选出来的基层人大代表,田锦华带着乡亲们的嘱托,提出了不少建议。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当田锦华宣讲时告诉村民他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方面提出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取得进展时,父老乡亲们个个喜笑颜开。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结合当下兴仁市正在蓬勃发展的林下经济,田锦华还在会上对建立林下经济产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为林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而这一建议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

  “我们会争取上级部门的扶持,特别是资金的扶持、项目的扶持,有力推进鲤鱼村和屯脚镇的各项工作。比如在民生方面,还有基础设施方面,用项目的方式,把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党中央在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关注农业,特别是在关注老百姓增收这一块,有很多很好的政策支持。”田锦华说。

  传递全国两会“好声音”,乡村振兴增活力。对鲤鱼村接下来的工作,早已对未来有发展蓝图的田锦华信心满满。他表示,鲤鱼村将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鲤鱼村“五个一”的发展思路,用好鲤鱼村的生态资源禀赋,把自然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群众的“金山银山”,将“绿叶子”变成“红票子”,让老百姓增收致富,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产业振兴,展现鲤鱼村新风采。

  “乡亲们,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我们每个村民的努力下,我们鲤鱼村一定会建设得更美,咱们的日子也一定会越过越好!”田锦华的话,像一股暖流,温暖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田书记去北京开会回来,给我们宣讲了全国两会精神,带来很多好消息。他提的关于养老方面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让我们在家养老放心、安心,心里很温暖、很感激。”村民王正保激动地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贵州省龙里分公司投递员莫富元:

把全国两会的好声音传递到基层

记者 任莉 通讯员 罗小春 王家丽

  将全国两会精神传入企业、农村、田间地头,将党和国家惠民利民的好政策、好声音传递到基层每一个角落。这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贵州省龙里分公司投递员莫富元参加全国两会回来后的“首要”工作。

  近日,参加完全国两会的莫富元在返回龙里后,听说龙里县冠山街道平西村颐光山林油茶生态园有劳模植树活动,他马不停蹄赶到现场参与劳模植树活动。除了植树,趁着人多,及时传达宣讲全国两会精神是莫富元参加活动最主要的目的。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我提了5个建议,其中一个是做好邮政快递进村的工作,希望把邮政快递进村纳入邮政普遍服务,并写入邮政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广大群众。”

  植完树,莫富元结合亲身参会体验和自己在全国两会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接地气的语言向各级劳模工匠、民营企业家、工会干部职工代表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宣讲。宣讲中,他重点围绕两会主要内容及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作了宣讲,特别是两会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等热点话题,他作了深入细致的解读。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30年的邮递路,让莫富元长年累月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可以说是与老百姓最近,和父老乡亲最亲,能搜集到最真实的民意民声。因此,他努力当好“传话筒”,把搜集到的民意民声从蜿蜒的乡村邮路带到了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2024年全国两会上,莫富元提出“关于国家继续加大对长效产业宣传与产销对接扶持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办理回复。

  今年全国两会上,莫富元经过走访调研,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提出相关建议。在他看来,由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机耕道、渠道、高位水池等永久建筑物建设难免涉及占用耕地,存在无法落地建设为农业产业提供安全保障和供水保障的矛盾和各地高标准农田需要建设的内容不一,导致国家规定的建设内容在山区难以落地等诸多问题,但群众想完善农田基础设施的意愿又特别强烈。

  因此莫富元建议,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用地,建立“绿色通道”,简化或者免去办理占地使用手续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同时,针对西南三省特别是贵州地形地貌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建设指标,科学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概(预)算定额及有关政策,确保建设内容科学、合理,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达到高质量发展需求,同时恢复国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护费,设立管护补贴资金,建立完善有效的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

  “作为基层的一名投递员和全国人大代表,我将更多地深入基层,了解企业和群众的心声,希望每年都能将好的意见和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莫富元说,接下来,他将在工作中,继续把全国两会的好声音传递到每一个他接触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