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遵职要闻 > 正文

践行实践育人 贡献青春力量|校地携手共谋发展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侧记(一)

作者: 摄影: 来源:学工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7-09

为深化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7月7日,我院学工部(团委)部长(书记)罗澜率“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团队赴桐梓县官仓镇,开展座谈交流、实践基地授牌及系列服务活动。官仓镇党委副书记王刚、副镇长杨学贤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此次活动。

7E82C

65F9E

座谈会上,校地双方围绕“三下乡”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展开交流。罗澜表示,学院将以此次“三下乡”为媒,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优势,在产业帮扶、文化传播、生态治理等领域为官仓镇提供常态化服务,携手打造“高校赋能地方,地方反哺育人”的良性循环。王刚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将全力支持做好此次“三下乡”活动的保障工作,推动“高校资源下沉”与“地方需求对接”双向赋能。会上,官仓镇相关干部还详细介绍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旅游业发展现状等基本情况。

6D0DB

6FF86

随后,双方举行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该基地的建立,将为学院青年学子搭建服务乡村、锤炼本领的重要平台。未来,学院将依托基地,结合专业特色,定期开展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农业服务、电商培育、基层服务等实践项目,持续为地方发展注入智力支持。

2DFA6

活动当天,社会实践团队还参观了学院优秀校友张元兴创办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作为学院1997届毕业生,张元兴依托官仓镇特色经果林产业,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水果,其种植的“官梨”在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一村一品”。张元兴情系家乡,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建设中,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增收。在脆李种植园内,校友向师生们分享了“品种改良”“政府助农”等创业经验。通过此次参观,同学们切身感受到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联结。

AC527

E4984

“看到学长扎根乡村的成果,我们更加坚定了要学好专业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决心。”参与实践的同学感慨道。团队指导教师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搭建了校地合作桥梁,更通过“校友示范”激励青年学子投身乡村建设。

A2AB9

本次“三下乡”团队由现代农业系、经济管理系、院团委学生干部三支分队组成。后续将在官仓镇开展为期一周的技术助农、电商助农、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题宣讲等专项服务。学院将以“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为抓手,持续深化“实践育人+社会服务”双促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一审|李 静   黄 芳

二审|姚其凤

三审|谈 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