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遵职要闻 > 正文

践行实践育人 贡献青春力量|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侧记(五)

作者:现代农业系 摄影: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7-26

近日,学院现代农业系“智慧三农”实践团队走进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舟镇禹门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结对共建、科技助农、关爱儿童等举措,助力禹门村乡村振兴。

1E779

党建结对:共绘发展“同心圆”

活动伊始,党支部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暨党建工作座谈会举行。座谈会上,现代农业系党总支书记江村阐述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他说,要创新实践模式,提升育人实效,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为青年学子搭建成长的优质平台;深化校地融合,汇聚发展合力,实现学校教育资源与地方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紧密结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21213

新舟镇禹门村党支部书记李乐分享了该村的党建经验、特色做法及未来规划,并就如何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了详细介绍。

现代农业系党总支副书记经有林围绕如何开展好结对共建工作、促进校地共同发展进行了发言。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包括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加强资源共享等。

全国人大代表邱宁宏教授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出要注重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地方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DF22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行动的动员。它以党建为“红色引擎”,成功架起了校地深度合作的桥梁,有效汇聚了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科技助农:注入发展“新动能”

为助力乡村振兴,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实践团队在禹门村开展了科技助农业务培训。在禹门村蜂糖李果树种植区,培训内容丰富全面,涵盖了对蜂糖李的品种来源、主要特性(如生长势、结果习性、成熟期等)的讲解,以及最佳种植区域的气候、土壤、海拔等环境要求分析。同时,还详细讲解了园地选择与规划(包括光照、水源、交通、土壤检测与改良)、定植技术(时间、密度、方法、授粉树配置)、整形修剪以及杂草去除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此次培训,果农们对蜂糖李的种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提高果实产量和质量奠定了基础。

3E950

在禹门村后山种植区,实践团队开展了“三下乡”种植区水稻病虫害防治专项行动。培训内容涉及农业防治(抗病品种、轮作等)、生物防治(天敌、微生物制剂等)、化学防治(科学用药、抗药性管理)、绿色技术(生物农药、精准农业)、法规管理(农药登记、检疫措施)以及应急应对突发病虫害预案等多个方面。

4DDF8

3BC0E

关爱儿童:播撒成长“希望种”

新舟镇禹门村沙滩文化小学,实践团队开展了关爱少年儿童活动。志愿者们通过“普通话推广”“花艺”“竹艺”“茶艺”等互动游戏,带领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标准普通话发音,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劳动创造的乐趣。

此次活动将普通话推广与传统文化体验有机结合,让乡村少年儿童在实践中领略非遗文化与传统技艺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未来,实践团队将持续开展此类文化下乡活动,为乡村儿童成长注入更多文化力量,让希望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17B5D

23EB3

25E63


一审|孔 宁

二审|黄 芳

三审|谈 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