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风采 > 正文

优秀少年 励志榜样┃学院2025届部分优秀毕业生风采展示(四)

作者: 摄影: 来源:现代农业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5-13

00后园艺生的逐梦青春

——记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

2022级学生杨浩玙

五月的校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星期五上午,在志功楼下,笔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杨浩玙。这些天,学校正在举办2025年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身穿白T,戴着眼镜的他,作为志愿者,穿梭于校园各处,忙得不可开交。

在学校,一提到现代农业系2022级学生杨浩玙,大部分师生都有印象。课堂上,他连续两年稳居专业前十,30余本密密麻麻的观测笔记,是他对园艺学热忱的最好见证;实验室中,他坚持每天提前两小时到岗调试设备,被师生称为“显微镜下的育种匠人”;实训基地里,他手持锄头躬身耕作,指尖轻抚秧苗凝神观察,即便实验服上沾满泥土,眼神依然坚定而明亮。他不仅是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还荣获省级三好学生、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诸多荣誉。

30余本笔记:记录植物生长密码


翻开杨浩玙的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工整的蝇头小字与五彩斑斓的手绘图谱交相辉映,详细记录着辣椒、茄子、黄瓜、番茄等蔬菜的需水量、适宜温度、光饱和点、补偿点等,甚至连不同土壤湿度下番茄根系的生长形态都被记录得清清楚楚。



谈及专业知识,杨浩玙总是滔滔不绝。“辣椒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会出现褐色小点,这些小点逐渐扩大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叶片枯黄、脱落,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他说,课堂上,每当老师讲到这些知识时,他都会认真做好笔记。为摸清各种植物的脾气,他查阅大量资料、调配药剂,经常出入实验室,跑到附近的实训基地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现在看到各种蔬菜叶片发黄,基本就能判断它们生了什么病”杨浩玙推推滑到鼻尖的眼镜,笑着说道。



“这些笔记就像我的‘植物日记’,每一页都记录着生命的成长密码。”杨浩玙摩挲着布满折痕的笔记本说道,“在遵职学习,我收获的不仅是修剪嫁接的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精益求精的匠心。”30余本密密麻麻的观测笔记,承载着一个园艺学子的青春芳华,也见证着职业教育在现代农业领域结出的累累硕果。就如他笔记本扉页镌刻的“别人后退,我不退;别人前进,我更进”这句格言,陪伴他在遵职校园的无数个日夜。

200份茶样:青春如茶绽芳华


“年轻人总说茶太苦,那我们就给茶叶加点‘甜’!”2023年寒冬,刘小华大师工作室的茶香点燃了他的创新之火。为了做出特色茶品,他带领14人的团队深入茶叶企业,走访了湄潭、凤冈等大大小小的茶园,采集200余份样本,历经两百多天的不懈努力,成功开发出具有花果香型特色的“匠心白茶——白乌龙”。




在“建行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吾乡27度——黔茶新茶饮开拓者”项目从全球2.7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国赛铜奖。当被问及成功秘诀,杨浩玙说:“是学院搭建的产教融合平台给了我们底气,校企共建的双创中心让我们能与企业专家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

40余奖项:多元发展成就光芒青春


从东北黑土地到黔北红色根据地,跨越3000公里的求学路,让杨浩玙对“守望相助”有着深刻理解。2022年新生报到季,因疫情提前进入校园的他主动化身“编外志愿者”,凭借提前半月摸清的校园路线,带领新生完成报到注册。宿舍阿姨感慨:“这个小伙子沉稳细致,像个学生干部。



担任现代农业系学生会主席期间,杨浩玙在体育方面,他策划各项体育运动,带队斩获校园足球联赛男子亚军、女子冠军;在文化方面,他创办“新农人讲堂”,邀请茶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技艺传习;在实践育人方面,组建“智慧三农”乡村振兴服务队,深入凤冈、湄潭等地区,开展普通话推广、农技培训等服务2000余人次,团队荣获省级“三下乡”优秀实践队称号。此外,在“职教杯”演讲比赛中,他以《烛光摇》讲述遵职学子的报国情怀,引发强烈共鸣;他拍摄的《性诱剂》科普短视频,以生动的演绎破解技术壁垒,荣获省级一等奖。



当省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志愿者”等40余项荣誉接踵而至,这个曾自嘲“只会挥锄头”的男孩,如今已经成长为能从容驾驭多重身份的新农人。



采访结束时,杨浩玙透露自己已被保送到遵义师范学院学习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遵义职院是我的母校,我一定会常回家看看的”他眼神坚定地说,在逐梦园艺的道路上,他将继续奋勇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一审|李 静   黄 芳

二审|姚其凤

三审|谈 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