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遵职要闻 > 正文

交流·合作·共赢 ——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学术研讨会侧记

作者:李 静 摄影: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3-23


320—3月21日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学术研讨会在遵义职院顺利召开。这是贵州职业教育界的一次重要盛会更是我院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研讨会期间,省教育厅马树超、董刚、孙善学、周建松、李梦卿、高鸿、胡振文、董大奎、覃川、金波、郑亚莉、孙兴洋等12位全国知名职教专家受聘为贵州省职业教育特聘专家。

 

见证一次经验的交流

群贤毕至,大咖云集。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职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省外国家“双高”校和职业本科学校以及贵州省高职院校200余位职教专家齐聚红城遵义,会议还特邀到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亲临现场指导,共同为贵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这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全省首次举办高规格的职业教育盛会,专家们交流分享了来自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成果,围绕加快贵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擦出思想火花,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精准把脉。

“全国职业教育知名专家齐聚红城遵义,并与贵州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相聚云端,探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沟通交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对于把握贵州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及进一步推进“技能贵州”,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杨天仪在研讨会上讲到。

职普如何融通?产教怎么融合?科教怎样融汇?


天津职业大学原校长、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董刚以“社会服务: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题,重点阐述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他讲到,与传统意义上的研究型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基本职能之间关联度更高,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对地方政府来说,对高职院校最大利益诉求就是能提供德才兼备的高技术技能人才,能够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对企业来说,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或举办“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是为了降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本的诉求。高职院校更多在面对中小微企业时,除了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外,还更希望高职院校通过技术服务解决生产工艺的研发和技术的升级改造。

引来一场智慧的碰撞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职业教育利好政策重磅出台,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当前,学院全院上下正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都越来越大,提升劳动者职业适应能力的要求更加迫切。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孙善学为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出了药方。他说,要正确处理好“根系”“树干”“树冠”之间的关系,要扎牢现代职业教育的根系,中职学校数量要止跌回升,要像保护耕地红线那样保护中职;强化贵州现代职业教育的树干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使贵州、遵义每个产业都有高职技术人才支撑;织密贵州现代职业教育的树冠,将精力集中到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上来,坚持类型定位,聚焦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铸就一场未来的思考

如何破解中高职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周建松教授说,职业教育先要解决达标问题,然后解决关键能力建设,不断吸引人才,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对此,周建松教授还建议,就目前而言,贵州高等职业教育要下沉到中职去,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的“帮带”作用,提升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董大奎说,贵州要特别注意中高职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高职教育应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从而提升引领中职教育发展的能力。

……

在平行论坛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专家座谈会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专家学者们的远见卓识,引发了会场下热烈的讨论。

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邱宁宏认为,本次研讨会议的召开为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学院省“双高”验收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不断深化“三教”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立足遵义大地,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三农”人才。

一场盛会,共话一个未来。我们相信,这次高规格的研讨会将成为学院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也必将推动职业教育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职业教育作出遵职新的更大贡献。

参观指导

“职”此青绿

深入交流